联系电话400-154-0304
17702919049

在这里读懂从方 见证精彩每一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法律问答
  • 假冒他人商标的,除了刑事责任,是否还需承担民事和行政责任?

    根据《商标法》的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 死亡赔偿金属于遗产吗?

    我国很多法律、法规虽然也都规定了死亡赔偿金,但这些规定对赔偿金的性质及归属并没有明确。根据目前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规定以及审判实践,交通事故中的死亡赔偿金不是遗产,

  • 同时实施假冒注册商标罪又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该如何定罪量刑?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犯罪对象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犯罪对象是他人注册的商标。实践中,实施假冒注册商标罪又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如何定性,具体要分两种情况分析:第一种,实施假冒注册商标犯罪,又销售该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应当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定罪处罚;第二种,实施假冒注册商标犯罪,又销售明知是他人的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应当实行数罪并罚。所以区分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构成一罪或数罪的关键在于其销售的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是由自己生产还是由他人生产。

  • 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如何定罪量刑?

    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一般的量刑规则是什么?

    在讨论从轻、减轻处罚情节之前,先说一般量刑规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的相关规定,量刑时应当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以此确定量刑起点、基准刑和宣告刑。

  •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能构成犯罪吗?

    不仅仅是假冒注册商标构成犯罪,销售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同样也构成犯罪。所谓销售,是指以采购、推销、出售或兜售等方法将商品出卖给他人的行为,包括批发和零售、请人代销、委托销售等多种形式。无论行为人采取哪一种形式,只要销售金额数额达到较大,即构成本罪。比如,被告人罗某桥为牟取非法利益,从他人处购买假冒“遵义1935”白酒后进行销售,因销售金额数额较大,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 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如何处罚

    假冒注册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情节严重”:(1)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2)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3)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 一般正当防卫的条件是什么?

    根据刑法的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下列五个要件才能构成正当防卫:(一)起因条件:需要为不法侵害现实存在。正当防卫的起因必须是具有客观存在的不法侵害。“不法”一般指法令所不允许的,其侵害行为构成犯罪的行为,也包括一些侵害人身,财产,破坏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对于精神病人所为的侵害行为,一般认为可实施正当防卫。但是并非针对所有的犯罪行为都可以进行正当防卫,例如贪污罪、渎职罪等等不具有紧迫性和攻击性的犯罪,一般不适用正当防卫制度。不法侵害应是由人实施的,对于动物的加害动作予以反击,原则上系紧急避险而非正当防卫。不法侵害必须现实存在。如果防卫人误以为存在不法侵害,那么就构成假想防卫。假想防卫不属于正当防卫,如果其主观上存在过失,且刑法上对此行为规定了过失罪的,那么就构成犯罪,否则就是意外事件。

  • 什么情形会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从《刑法》的规定来看,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则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一)“商标”。这里假冒的商标必须是经国家商标局注册的商标。未经注册的商标不受法律保护,不享有商标专用权,被他人冒用不构成犯罪。(二)“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是指没有经过注册商标所有权人同意或授权。注册商标所有人是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并依法取得商标专用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包括外国企业和外国人。(三)“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 分居两年就自动离婚?

    1、《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规定: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经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2、这是指夫妻因分居而离婚的理由,两个法定条件(感情不和、分居两年)缺一不可,因此分居两年并不会自动离婚。3、因客观原因造成夫妻因分居的,如夫妻俩分别在两个城市工作,没有同居的条件,这种夫妻分居的情形,不是因感情不和而分居,即使夫妻分居时间满两年也不会判离婚。4、满足这两个法定条件需要具备两方面的证据,一是分居时感情不和的证据,二是时间持续满二年证据,二者缺一不可。

陕西从方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备案号:陕ICP备2021010950号技术支持:牛商股份(股票代码:830770)百度统计网站地图

在线客服
×

在线客服

  • 企业法律服务
  • 个人法律服务
  • 法律援助通道

微信二维码

联系电话 400-154-0304